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20個線上教學之課室經營小撇步-教你如何輕鬆掌控線上團體班

20個線上教學之課室經營小撇步-教你如何輕鬆掌控線上團體班

在這後疫情時代,大家的生活愈來愈數位化,不管是工作、運動、學習或教學當然也不例外,不過相信老師和學生們也漸漸習慣線上教學的模式。當然,所有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線上教學為大家帶來了很多時間和空間上的便利,相對的,老師和學生們也要重新學習及適應這些不一樣的工具和技巧; 而線上帶領技巧,不外乎圍繞著這三大要點:教學更多元(需要動靜搭配)、更活潑的帶動以及各種遊戲式學習。除了這三大要點之外,數位教材的準備更是畫龍點睛的關鍵,所以我們在文章的後半段,也會分享幾個關於數位教材的設計要領。

接下來,進入今天的正題,線上教學之課室經營小撇步,我們在這裡細分成幾個小部分來探討:課前準備、活動式教學設計、20個教學小要領、教材設計以及在最後會分享一些非常不錯的互動式教學資源網站。

課前準備:

  • 調整你的鏡頭在正中間
  • 活動空間60公分內
  • 活動步驟避免複雜
  • 所需物品易於準備 -上線上課程時,老師無法幫學生準備或是現場借給學生教具等材料,為確保學生們都能準備好課程所需材料,那些物品必須要學生們自己容易準備、取得,以避免課程開天窗。
  • 活動方式隨學生人數而調整
  • 共同語言(手勢)– 和學生建立共同的默契是非常重要的,好的默契建立能夠讓你在教學上事半功倍,讓你的教學更加的流暢。
  • 一張ppt要有兩個以上的活動(意思是同一張投影片有多種不同的活動方式
    – 舉例來說,一張投影片中有著四季的圖片,這張投影片除了可用於四季的教學之外,也可用於課前的破冰簽到活動,讓學生們在自己喜歡的季節圖片區簽名,除此之外,也能用在教完顏色後,讓學生們討論在不同的季節看到的景象顏色,等…

    而一張投影片要有兩個以上的活動的用意是什麼呢?除了可以大大縮短備課時間,還能在某些緊急情況發生時,快速的做出應變。像是,原本預計要做的活動,但因人數不夠(當天突然太多人缺席)或是突然發現缺少了某些不可或缺的教具,而當下無法順利進行此活動,此時,老師就能快速而臨危不亂的轉換成其他活動方式進行教學。

活動式教學設計:

活動式教學,乍聽之下感覺比傳統教學更為複雜且具有挑戰性,其實活動式教學不一定要是非常精美、複雜的; 它可以是學生、老師間非常單純、簡單的小互動,即使是普通的小操練,都可以讓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也可以加深學生們的印象。以下舉幾個簡單的課堂活動範例:

教學小要領:

  • 互動和語言技能結合
  • 讓同學輪流點其他同學
  • 課程中如需看影片,記得看完影片後,需問一些問題確認學生都有看完且能夠理解(可以課堂問答、學習單或是小遊戲的方式來呈現)
  • 學生在念讀時,老師協助把不太順的地方畫線(標記)
  • 確定學生是否了解要做些什麼(一定要確定學生是否都了解了再開始上課)
  • 善用雙語顏色、標點符號(例如:紅色字=語法生詞、黑字=學過的)
  • 邊圈邊說 (可抓住學生目光,同時也能讓稍微分心的學生快速進入狀況)
  • 先把要念的句子圈起來
  • True or False 幫助學生快速了解(以下是互動情境示範)

    now is true or false time
    請Chris說這個句子***(句子為是非題的題目)
    老師重複唸一次 (讓其他學生聽到正確的發音)
    接著問Mike(另一個學生) 對或不對(Chris念的那句題目之答案是否正確)?
    學生 回答 對或不對
    老師接著問全班 對嗎?是嗎? (讓全班同學一同求證)

  • 先學單字
  • 把生字放在句子裡教
  • 也可把單字放在母語裡練習
  • 問一次 圈一次(視覺憧憬)
  • 老師要盡量少說 (一句話不要超過10個字)
  • 簡報的設計很重要 (把表格格式明白的放在簡報中)
  • 做到以學習者為中心(感同身受)
  • 學生語言輸出的比例:學生說話 > 老師說話
  • 四方互動(老師-學生,學生-學生,老師-教材,學生-教材)
    – 想了解更多關於四方互動的技巧,可參考這篇文章- 如何做同步華語線上教學?線上教學也能有這麼多花招?透過簡單的功能應用設計出最吸睛的線上課室活動!

 

接著來討論,幾個小要點:

老師如何帶領及下達指令?

  • 確認學生的習得(聽懂的按1,不懂的按0)
  • 使用動畫下指令(或清楚明瞭的投影片、使用學生的母語來輔助、將學過生詞的拼音拿掉-適用於聽說讀寫都ok的學生、邊圈邊說

如何抓取學生的注意力?

  • 除了吸睛的教材和有趣的課堂互動外,記得每個活動不超過15分鐘。同一個活動進行太久,除了容易讓學生感到疲乏之外,動態活動可能會快速消化學生體力,而靜態活動則可能容易讓學生產生無趣感。所以適時的轉換活動是很重要的!
    另外,再安排課程活動時,動態活動和靜態活動的交替安排,也非常重要喔!

如何顧及「跟不上」的學生?

  • 分組活動或是任務活動都是非常不錯的方法,除了做活動之外,讓學生念課文也可使用計時器,依程度調整計時時間。(如果需考慮公平性的問題時,則就要看學生的年紀和其他因素了; 通常也是考驗老師演技的時候 XD!對於沒太多時間概念的小小孩,老師可以比較晚按下計時器,替跟不上的孩子爭取多一點時間; 對於稍微大一點的孩子呢,則可使用翻書頁碼或是抽簽決定計時時間,此時老師就可以視情況偷偷給跟不上的孩子稍微長一點的時間了。雖然公平公正公開很重要,但是為了幫助跟不上的孩子們,只能說老師們可是用心良苦啊!)

 

接下來我們就簡單討論一下準備數位教材時需要注意的部分。

教材設計:

  • 教材訊息說明:簡單的動畫或圖示+學生母語 來下達指令
  • 教材呈現的方式:動畫- 可以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簡單的動畫即可,不需要太複雜)
  • 教材設計的份量(語法點、詞彙):1-2個語法+7-10個詞彙(成人)
    兒童的詞彙量則可縮減為5-8個詞彙(可依年紀和程度而定)

由上面提到的,準備教材時,需考慮學生的成長背景、學習能力、程度

  • 容易達成因材施教
  • 學生能自己調整學習時間進度,進而達到自主學習

-> 可建立一些針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檢測機制

 

最後,推薦幾個不錯的網站

互動式教學資源網站:

分享我自己做的其中一個學習單,大家可以參考玩玩看。(注音練習:第六課-我是李大文
以下圖表是我自己整理的 Liveworksheets 操作使用技巧,希望可以幫助老師們快速上手。 ^.<

互動式學習單Liveworksheets 操作技巧總整理

 

綜合結語: 互動遠距教學是未來的趨勢,但是重點是“學習”,“科技”只是輔助!共勉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