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是個非常特殊的一年,相信許多的人、事、物都被這惱人的疫情所影響著,想當然爾,教學型態也不例外!伴隨著E世代的來臨,線上教學更成為炙手可熱的話題及趨勢,也因這一切來得有點突然,使得需多老師成為同步線上教學的苦主。在和學生們處於不同的環境和空間中,學生們容易被身旁的其他人事物所影響,或是偷偷開啟其他網頁,開始玩起小遊戲等…,而教師們要如何來掌控並獲取所有學生們的專注力呢?接下來,幫自己也幫大家整理出許多好用的方法,讓你能更有技巧的抓住所有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能和學生們一起享受這美好的同步線上課程喔!
內容目錄
如何做同步線上教學?
- 不外乎就是要有可視訊的電腦設備(包含視訊鏡頭和耳麥)、視訊會議系統和穩定且充足的網路頻寬,這些基本配備備齊後就可以開始同步線上教學囉!
課前準備(軟硬體設備層面):
- 可視訊的電腦設備(含視訊鏡頭和耳麥):建議一定要使用耳麥,因為上課中聲音如果直接使用喇叭播放出來,容易產生干擾及回音。
- 視訊會議系統:目前台灣教育部推薦的有Jitsi Meet、CyberLink U Meeting、Microsoft Teams、Cisco WebEx、Adobe Connect、Google Meet,另外還有一款視訊系統Zoom是許多私人企業常用的,但目前因有資安疑慮,故目前教育部建議學校不要使用。上述這些建議的視訊會議系統的應用方式簡介則可參照教育部所提供的教育雲-線上教學便利包 。而經由種種比較和使用體驗,如果條件和經費許可的話,我個人覺得Adobe Connect的功能滿強大的,它除了可以不需使用螢幕共享即可直接使用PPT,在平台上教課,也能播放簡易PPT動畫之外,同時也幾乎含蓋了其他所有視訊會議系統所擁有的功能(雙向影音、課堂錄影、電子白板共筆、線上問卷即時投票、線上即時檔案分享、分組討論、師生螢幕共享功能、學生發問及聊天室…),因此可做的應用、互動也相對較多,但和其他功能簡易的會議系統比較起來也相對複雜一點,不過只要操作過一兩次就能快速上手,所以不需太過擔心。正因它幾乎涵蓋了所有會議系統都有的功能,所以後續分享的課程內容都會以使用Adobe Connect為主,我分享的活動內容也會更豐富多元,讓各個教學者都能夠參考並套用至自己所使用的會議平台中。
- 網速測試:因為同步線上課程需要傳遞影像和聲音,需要比較多的網路頻寬,所以要確保你的網路是否順暢,建議在課程開始前先做網速測試,確保上傳和下載速度都要大於20 Mbps,上課時的聲音和影像較不會卡卡的喔。
- 選好要使用的會議系統之後,不外乎就是要先熟悉你所選用的會議系統,不論你選用的是功能較簡易的系統還是和Adobe Connect功能一樣齊全的系統,在上課前都一定要非常熟悉它喔!!除了可以在教課時使用起來較順手之外,還能利用系統所提供的功能做出不一樣的課程活動設計及應用喔!
- 接著我們就直接來看Adobe Connect上有哪些功能,以及它可以如何以不同的形式應用在課程活動中。另外,選用其他簡易系統的老師們也別灰心,文章後面也有提供其他使用方法喔!
Adobe Connect平台強大功能介紹與“應用”:
-線上會議平台功能應用及線上課室活動的設計
- PPT互動:老師們在上課前,可先將PPT或是其他課程中會使用到的講義上傳(其中檔案格式除了PPT外,還可為PDF、圖片檔案(JPG、PNG)、Flash 動畫檔(SWF)、Flash 影片檔(FLV、F4V)、MP4 影片及音樂檔(MP3)等格式)到平台上,上課時可直接從平台中打開進行教課,就可以不用全程使用螢幕共享(較佔網路頻寬)的方式上課了。另外,此平台也能夠直接播放PPT上的簡易動畫,老師們可以透過簡易的動畫進而增加與學生間的互動喔!
- 電子白板:白板功能不外乎就是能夠直接自由手寫及畫圖,上課時除了可以直接開啟白板使用之外,也能在使用PPT講課的過程中,直接開啟畫筆工具的功能,在PPT上註記、講解或是和學生做互動喔!(圈一圈、連連看、計分或是課前暖身的一些小遊戲…等)
- 狀態設定(Layout Tool Bar):使用者可以自行設定狀態。像是舉手發問、暫時離開、鼓掌、微笑、加快速度、放慢速度等…
雖然這狀態設定看起來似乎沒什麼特別的,但是我個人超級喜歡!老師們可以透過簡單的狀態功能加入一些小巧思,也能增加很多的互動喔!(Ex.
a.老師可以在課堂中給予學生一些小指令,像是有問題請“舉手”,沒問題請給我一個“微笑”!
b.又或者當學生答對問題時,可以請全班同學透過狀態設定給他一個掌聲!學生們通常都會很開心的接受這份榮耀甚至可提供他們勇於發言的動機!
c.狀態設定也能應用在“搶答”的競賽中,除了舉手搶答之外,偶爾也能變形改成“笑臉搶答”等…利用不同的指令,來提升學生們的專注力! - 舉手順序:教學者不是機器人,不可能always都處於眼明手快的狀態中,所以在舉手搶答的過程中,此平台舉手順序的功能就非常好用了,在許多人同時舉手的過程中,平台會自動幫老師排列出舉手順序,老師就能依此順序讓學生輪流發言。
如果使用其他沒此功能的系統,可以另外使用Cosmobuzz進行搶答遊戲喔!(它的功能很簡潔,非常好上手) - 投票:除了大家熟悉的“投票”功能外,教學者也可將此功能當成出題機使用,此系統中的投票功能除了單選外也提供複選和簡答的功能,老師也能夠直接在後台看到每位學生所選的答案。若應用在課堂的活動中時,老師可根據學生們的回答進而詢問一些延伸問題,增加學生口語練習的機會。
- 網站連結分享與應用:不得不說這真是個巧妙的功能設計,當老師使用此功能分享網站連結時,此時所有會議中的所有學生端都會自動“同步的開啟此連結”,老師也可利用此功能分享外部影音資源!
- 然而,為什麼要在學生們的電腦中同步開啟連結呢?為什麼不直接使用螢幕分享的方式讓學生們同步觀看影片或是瀏覽同個網頁就好呢?在什麼情況下需要使用這樣的功能呢?看到這裡,應該有不少人的心中都有這些疑問。此功能的目的是為了讓老師能夠有「主導教學權」, 這樣一來,老師不但方便做時間上的掌控(因學生們都會“同時”連至網頁)也可以“確認每位”學生都打開此連結。那為什麼不直接使用螢幕分享呢?如果老師想秀的影片或某個網頁資料只是小小一段,則可直接使用螢幕分享就好,但如果想分享的影片或文章較長,選擇讓學生直接從學生端來觀看會比較好,原因如同前面提到的,螢幕分享較佔頻寬且較容易產生lag等問題,再加上如果是網頁資料的瀏覽,則需將學生閱讀速度不一致的因素加入考量中。
- 講義檔案分享:老師們可直接利用這功能分享講義或作業檔案給學生。
- 建立分組討論室:這也是同步遠距教學的重要功能之一。教學者可藉由系統直接平均分配學生到各組中,也可以使用手動分組,非常方便。此功能除了能夠讓學生們有獨自的小組討論空間(學生們在討論室中可使用視訊、麥克風及打字功能進行討論),老師也能使用「巡堂模式」分別到各組加入討論或是檢視學生們的討論概況,另外也可使用“系統廣播”,向學生廣播注意事項(時間提醒、討論重點提醒…等)。
- 同步:老師可在課前先放上PPT供提早進入線上教室的學生們瀏覽,在開始上課時,老師只需按下“同步”鍵,學生們的畫面則會立即和老師同步。故當此功能取消時,學生即可再次自由瀏覽投影片。
- 分享螢幕:此平台和其他系統一樣,演講者都能隨時分享螢幕資訊。所以有些動畫設計較精緻的簡報也能直接使用此功能分享。
- 遠端遙控:當學生端遇到一些無法自行解決的問題,老師可藉由遠端遙控的方式進行疑難排解的協助。
- 聊天室:這也是每個系統都有的功能,老師也能透過聊天區和學生進行一些互動,或是透過「私訊」功能進行有趣的教學活動。(
a. 課程活動說明確認:問所有學生,了解活動如何進行的人請打”1”, 不太清楚的請打”0”。
b. 老師也可出題,讓學生透過私訊老師的功能答題。
c. 進行複習活動時,老師能私訊其中一位學生一個教過的詞,然後請收到訊息的學生用其他詞彙解釋,其他同學則能以搶答模式猜出老師所出的詞彙。) - 佈局及窗格:平台上有提供多種不同的佈局與窗格供老師應用於不同的教學活動中,其中有提供三個不同的預設模式讓老師隨意切換,除了能夠讓平台功能發揮最大效益之外,學生們也會覺得新鮮、有趣。此外,我想特別介紹「備註欄」的功能,在課程中老師可新增多個備註欄,並移至視窗頂端,當成重點整理或補充筆記功能(可以想像成自黏便簽功能),讓學生能夠一目了然,隨時掌握課程重點。
- 錄影:課程錄影功能也是很多老師和學生喜愛的功能之一。老師在課後可直接傳送影片連結給學生,學生們可透過課程錄影加以複習。
- 除了上述主要功能外,其他細小的功能就不多贅述了,畢竟本篇文章主要想分享的是系統功能上的應用,及如何利用現有的功能來延伸更多的互動。我深信「互動」絕對是同步線上課程的靈魂,特別是「團體同步教學」。我聽過很多線上授課的老師們分享過,遠距教學的難點之一就是無法確認每位學生是否還在位置上專心聽講,又或者雖然乖乖坐在電腦前,但其實已經開啟其他視窗玩起來了…
- 我記得在進行華語師資認證考時,主考官問我的其中一題就是,遠距同步教學時我要如何讓我的學生都能專心聽講?我的答案是「讓他們很忙,沒多餘的時間做其他課外的事!」我會設計各式大小活動,讓每位學生都能開心的在互動中學習。而遠距同步教學的精髓正是“四方互動”,如果能在每堂課堂中都達到四方互動,保證能夠抓住所有學生的注意力並同時享受學習的樂趣!
四方互動:
- 而什麼是四方互動呢?四方互動就是 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老師與平台(教材)、學生與平台(教材)之間的四面向互動教學。透過高互動的線上帶領來活絡同步課程氣氛,讓學習者更能專注於學習內容,老師也較能掌握每位學習者之學習狀況,充分發揮同步課程之數位學習效益。
- 那要如何在課堂中運用四方互動呢?主要關鍵則是「老師如何帶領及下達指令」,再搭配以學生為中心所設計的互動教材,即可輕鬆達到四方互動的效果喔!
- 舉個例來說,老師可設計一個生詞搭配圖片的連連看活動:
- 老師在活動前透過平台畫筆功能示範說明活動流程(老師/平台)
- 確認學生是否了解活動:了解活動如何進行的人請打”1”, 不太清楚的請打”0”(老師/學生)
- 接著點一位同學連第一題(學生/教材、平台)
- 完成後可請另一位學生檢視上一位同學的答案是否正確,檢視完後可請檢視的學生再點另一位同學做下一題(學生/學生)
- 簡單的連連看活動,加上一點小巧思就能輕鬆地達到四方互動的效果,學生也因隨時都可能需要和其他三方做互動,而更加用心於課堂學習。但老師在活動過程中也要清楚的下達指令並適時的給予指引。
- 如果想更快速了解及學習四方互動的精華,可參考林翠雲老師和黃依駿老師所寫的這本書-華語遠距同步教學實務導引。「如何在同步教學實務中進行有效之高互動設計」,為本書的核心導引方向。書中也提出同步教學所設計出的四方互動線上帶領將作為專業能力指標,並以筆者與國外學校合作之同步課程為應用示例,進一步探究四方互動具體之教學設計。相信各位老師們讀完後一定會收穫滿滿滿! (可點擊下方圖片至博客來試閱喔!)
- 最後,相信有很多人好奇,如果選用其他簡易系統的老師們也能做到像上述分享的功能嗎?答案是可以喔!這邊和大家分享一個高CP值的免費網站叫「Pear Deck」,只要註冊登入google或微軟帳號後就可以使用。在Pear Deck裡面有超多有趣的互動功能(幾乎上述介紹的那些都有),所以蠻推薦老師們可將簡易視訊會議系統搭配Pear Deck教材使用。詳細的圖文使用方法可參考這篇文章喔!→( Pear Deck 手把手教學!)
- 如果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請幫我拍手5下鼓勵我,只要花 30 秒登入FB或Google,不用花任何錢就能支持我,回饋將由LikeCoin基金會配發。你的支持將會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快快點擊拍手按鈕吧 ☟☟☟真心感謝你! 🙂
我自己也曾經線上交過日文,覺得透過線上教學的方式既可以省去雙方的時間,同時可以讓學習效率更好
謝謝你的分享喔
真心覺得這篇很棒耶~有很多有用的資訊!!
謝謝版主分享~
講解的很詳細呢!
也讓我瞭解到Adobe Connect的強大功能!
遠端課程有許多技巧,教學者也需要學習如何能把資訊完善的傳達給學生們。
電子板真的很好呢!減少圖文的不清。
遠端課程真的是未來的趨勢,謝謝版主的分享,對於遠端課程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